西北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风光技术可开发量接近10亿千瓦,其中风电技术可开发量是全国的三分之一,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达到全国近六成,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征程中,西北地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此外,几乎全部G20国家的煤电都实现了大幅下降,其中美国(-20%)、欧盟(-20%)和印度(-5%)的降幅最大。IEA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提出,全球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煤电发电量必须减少约80%这意味着全球每年煤电同比降幅为14%左右。
在不进一步建设新的燃煤发电厂的基础上,他们还可以在淘汰现有煤电产能前,通过更好的利用这些产能,来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电力需求增长11% (+2536 TWh),而新增清洁发电量(+2107 TWh)未能跟上其步伐。为此,中国应提高用电效率,进一步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并不断深化电价改革。报告认为,2020年几乎所有的G20国家都实现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长和煤电的下降,这是全球煤电发电量实现历史性降幅的重要因素。《2021全球电力评论》汇总了各国2000-2019年间的发电数据和68个主要国家的数据,并对G20国家的电力行业转型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全球燃煤电力中,中国占比从2015年的44%,增长到2020年的53%。与其他G20国家相比,中国的电源结构向低碳电力调整转型的速度仍相对较慢。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会议指出,要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平台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底层技术根基,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要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
会议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要加强开放合作,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制度环境,强化国际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汇报,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的汇报。
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平台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要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会议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会议指出,要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汇报,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的汇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要加强规范和监管,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形成治理合力。要加强平台各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督促平台企业承担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维护好用户数据权益及隐私权,明确平台企业劳动保护责任。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底层技术根基,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